气愤地坐在中间的书桌子上,那个笨蛋大阿哥,一点也不知道隐藏他的丑恶心思,要是前世的他还真跟他叫上劲了,但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气盛的那个他了。
据他看来,康熙的儿子们抢夺龙位这么激烈无非有两个大的因素:一是那个太子胤礽太过懦弱无能(不是他)给了那些心气甚高的皇子们夺位的希望;二是在康熙和那些妃子们的教育和渲染下,皇子们从身心上投入了夺位的大业中,兢兢业业的经营他们的夺嫡计划,还乐不辞彼。
重点要防的也就是老四和老八,现在他们一个是两岁的小孩,一个还没出生,还有发展的余地,只要他从小培养他们,自己的未来还不一片光明,哈哈哈……(原谅他的天真)
恩,所以说他现在还得好好的学习知识,只不过当何柱儿把那本貌似《大学》?拿出来的时候,他的一腔热血霎时冷却了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胤礽晦涩的默读着那本文言文的书本,虽然之前熊赐履教过他几堂课,但是一般以识字和习字为主,其间也或多或少的教他几句,但让他像白话文似的朗朗上口就有些强人所难了。
不知过了多长时间,何柱儿轻声道:“太子爷,太师傅耿介,耿老先生来了……”
胤礽听到站起来往门口望去,一个大约五十来岁的Jing瘦老头站在门口看着他,看见胤礽望他忙行礼道:“老臣耿介见过太子。”
胤礽赶忙过去扶他起来,才道:“耿老先生不必多礼,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师傅了,应该我给您见礼了。”说着正儿八经的行了一礼。
耿介嘴里说着不敢、不敢,心里面可高兴了,他大清国的太子这么知礼数,懂得尊师重道那是大清国的福气啊。
胤礽看着耿介脸上漏出欣慰满意的神色有些忍俊不禁,这老顽固,希望他不要太迂腐就好。
“老臣今个要给爷讲解一下《大学》,请太子入座吧。”
等他入座,耿介也拿起书摇着头念起来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念完看着胤礽道:“太子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?”
胤礽在心里翻了个白眼,我要是知道就用不着你教了,面上却恭恭敬敬的道:“师傅,学生不知,请师傅赐教。”
老太傅点点头,说到:“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正大的品德,在于使人弃旧图新,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
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;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;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;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;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。
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,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。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,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。”
耿介说到自己的专长一口气说完,微微舒了口气道:“太子明白了吗?”
胤礽点点头说到:“我明白了。”
接下来讲道‘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……身修而后家齐;家齐而后国治;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’之类的胤礽就已经会举一反三了,耿介直夸他聪明。
胤礽早上起得早,又加上没睡好,头有些昏沉沉的,到下早课的时候不禁有些头疼。回到寝宫,康熙已经下早朝了,看到太子进门来招呼他洗过手进膳。
胤礽瞧着康熙眉眼间似乎有些喜色,便问道:“皇阿玛有什么高兴的事情?”
康熙笑眯眯道:“昨晚在明珠府上碰到个有趣的人。”
胤礽想莫非是那高士奇?忙好奇道:“什么人能让皇阿玛另眼相看阿?”
“此人名叫高士奇,博学聪明却又能言善辩,回答问题是引经据典、有理有据还妙趣横生是个人才。”
真是他,看康熙那么高兴,胤礽也高兴起来,“儿臣真想见见那个高士奇,看他是不是真像皇阿玛说的那么厉害。”
康熙一看小家伙高傲的样子,心里说不出的骄傲,太子是未来大清国的皇帝,就应该是永远高高在上的,到时候自己把这江山交付与他,要是像那天晚上似的就太不像话了。
转念一想,太子只有面对自己的时候才有那样脆弱的表情,心里又有丝丝的高兴,温柔的问道:“病都好了?”
胤礽正嚼着块糕点呢,忙咽下道:“回皇阿玛,好了。”
康熙今天来兴致了。吃着饭也聊天,又问道:“今天学习怎么样?耿先生讲的都懂吗?”
两人间早已亲密如寻常家父子,胤礽边吃边道:“还好,皇阿玛不要担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