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砂锅的盖子去尝菜,手机就顺手放进口袋,也没急着回电话。
饭后不久,司晨就换衣服出去了。
“这么早就跑步啊……”
叶致远还想赖着不走,但看静好也不像是欢迎他留宿的样子,加上明天早上公司还有很重要的会议要开,只能先回去。
“回来跟爸妈吃饭,别忘了啊!”临走还不忘交代她,“要带朋友可以,可别太放浪形骸了啊,抽烟什么的,千万别,咱妈可受不了女孩儿来这个。”
叶静好这辈子除了今天在江莹店里,从没自个儿碰过香烟。
所以她一听就知道,哥哥跟江莹通过电话了,而且应该就在她从瑜伽馆回到家之前这段时间,他那时人应该已经到了这里,跟司晨在一块儿准备做饭。
不见面,但联系可一点都没少。
难怪刚才特别嘱咐她先别去找江莹,就是知道她已经去过了。
亏她居然还有那么一瞬间以为,他跟司晨还有重来的可能性。
就那么一丁点儿侥幸,现在全让哥哥亲手给她推翻了。
刚才那碗红烧rou应该拿去喂狗。
那他没有接到的那几个电话是不是也有江莹打来的?
想到司晨饭前饭后的表现……她是不是已经发现了什么?
作者有话要说: 丸妈:男主,大家以为你的戏份已经杀青了。
渣渣修:马上有爆更,我戏份吃重,在后台多准备一下台词,争取一条过。
当日新章评论满十字都有红包昂,爱我爱我~
第19章
采访稿终于在限定日期当天提交。
叶静好主笔,之后跟韦婉反复讨论修改了几次,光挑照片就挑到眼花,直到两人都觉得没有什么可修改的余地了,才确认提交。
不,严格来讲,韦婉觉得还是有商榷空间的,那就是稿子里关于傅修云的部分实在太少了,差不多做成了一个荆霄的专访,其他所有一切都只是陪衬。
包括傅修云。
作为日后的新华社记者,韦婉拥有极好的视觉审美和新闻触角,她能感觉到傅修云虽然不像荆霄那么健谈,但身上的故事并不比他少。
静好说:“我没有信心同时写好两个人的采访。”
这倒是的,毕竟她们还连新闻专业的门都没入,同时写两个人的专访,如何分配笔墨的确是个问题,搞得不好就焦点不清,一个都表现不好。
韦婉觉得静好这个采访稿写得特别好,跟荆霄的对谈明明她也在场,可那些信息真转化为文字以后就好像不仅仅是信息了,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在其中。
她也问过静好是不是之前就认识荆霄他们,静好很肯定地说,不认识。
接下来就是等,等新闻系给他们通知,裁定录取或者不录取。
专业方向选了文史哲学院的其他同学已经陆续收到通知。这两年明大文科开出几个不错的新专业和课程,甚至请到诺奖得主担任教授,相当受青睐。
假如新闻系落选,这些香饽饽肯定是没她俩份了,机会成本相当大。
好在她们没有等太久,新闻系很快通知两人面试。
笔试完了还有面试,这在校内招录中是少见的严格。
韦婉紧张得直打嗝,抱着叶静好的胳膊:“静好,静好你快用力拍拍我的背!我感觉我气都要喘不顺了!”
“用力拍没用的,你深呼吸……对,然后屏住呼吸三十秒,就好了。”
韦婉乖乖照她的话做,脸因为憋气而胀得像个小河豚。
静好还是在她背上轻轻拍了拍,当作安慰。
闻亮作为辅导员,特地赶来给她们加油鼓劲儿。
“为了公平起见,你俩同时考,考官就三个人,问题不会太刁钻的。”
他自己也不太有底气的样子。
看来新闻系对交上去的那篇采访稿到底满不满意,一点口风也没透露给他。
“加油啊,考上了你们就是这一届的骄傲了!”
他也脸上有光,与有荣焉。
静好整理一下打印出来的采访原稿就走进考场。
其实她没有太大包袱。明大新闻系是从文史学院独立出去的,老师们互相之间都熟悉。
上一世她在明大任教期间,跟新闻系一起搞过教研活动,也一起开过会,各个教授的研究方向她都知道,其中有些还有重合,有针对性地做一点准备应该不难应付。
何况既然提交了采访稿,就稿子本身提问的可能性更高些。
然而在考场里站定之后,她才发觉世事难料。
三位考官的其中一位竟然是傅修云!
如果闻亮事前不说考官是三位,她可能还不太确定他到底是不是。
三人一字排开坐在桌子后边,他坐在最靠窗的位置,英气,锐利,跟另外两位一看就是知识分子的新闻系教授格格不入,仿佛只是来旁观。
他也的确像一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