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&&&
吴纯钧关于那个奇葩客户的抱怨引来一大票同情,这个小插曲过后,选题会正式开始。
依然是各个编辑室依次作报告,然后讨论,确定一些东西,领导提点一些注意事项。吴纯钧也是跟往常一样,抱着愉快学习的态度参与了讨论,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点点,进步就算只是小小的也让人感觉愉快,厚积而薄发,坚持下去,将来有一天回头看就会发现自己成长了那么多。
前面三室的选题都论证完毕了,吴纯钧以为选题会即将结束,正低头梳理自己的笔记,忽然听到王总说:“轮到四室了。”
他疑惑地抬起头,他们编辑四室一向没有自己的选题的,怎么忽然叫他们?
还不等他开口,坐在他旁边的陆鸣鸿站起来了。
吴纯钧无法形容那一瞬间的心情——惊讶,茫然,又似乎还有些别的什么情绪。
陆鸣鸿有选题?
为什么他一点都不知情?
他看着他淡定地走到宣讲位置,镇定地播放PPT,脸上带着微微的笑,嘴巴一开一合,从容地开始作选题报告。
“作者是我的研究生同学,都是历史学硕士,文章的知识性是可以保证的……”
吴纯钧听着听着就有点走神了,那种微妙的感觉越来越强烈,他甚至觉得那个在作报告的人有点陌生。
这个选题其实就是陆鸣鸿在春节期间突发奇想的那个,本来稿件在4月就都发来了,他跟刘承影讨论之后,进行了一些修改,又提交给编辑部总监王乾看。王总看过之后赞赏了一番,又提了一些意见,并让他不用急着增补选题,可以在年中选题会上现场作论证,包括营销方案都再考虑考虑。选题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,倒不怕选题批复不同意出版。
“最后决定增加一些手绘插图,单独占1P,就画跟每一章的标题对应的场景,这个也已经跟绘图的人沟通过了,画了几张效果都还不错,画面很有冲击力,作者们也都认可。”
吴纯钧愣愣地看着PPT,这图他是什么时候,通过什么途径,找谁画的?
“营销这块,我打算7月份趁着暑假搞个小小的新书推介预售会。到时候各位作者也都会邀请到场,以现场访谈的形式进行,而且要加大跟读者互动的时间比例,还可以加入直播,其中一个作者平时就有在做直播,可以由他Cao作,并且也可以提前跟粉丝们宣传预售会。其他作者也同意在自己的社交圈里做广告,包括发QQ群、微博、微信朋友圈。这本书的目标群体虽然是大众,但主要还是年轻人群体,所以营销方案会更加针对年轻人来拟定。预售会还可以制作一些配套的小礼品,比如……”
到后面的时候,其实吴纯钧就听得漫不经心了,这些他都是什么时候做的呢?
在他抱怨客户的时候吗?
他来了多久了?
哦,已经满一年了。挺快的。这么快就满一年了。
他来了一年,就提出了一个选题,报告作得那么好,可见是作了不少准备的,尽管跟老手相比还是略显青涩,不够成熟,但他可是第一次作选题报告,他才毕业一年。
他来了一年,那么自己就是三年了。三年了,他一个选题都没有真正提出来过,胎死腹中的倒是不少。他总是安慰自己,自己还不熟练,还有太多东西要学,慢慢来不用着急,一点一点进步就可以了。就在刚刚,他还在为自己的小小进步沾沾自喜。
有什么可沾沾自喜的呢?那个人已经超越了自己,在不知不觉中,把自己远远地抛在后头了。
说起来这也不是毫无预兆的事,那个人那么努力,总是一副学习欲旺盛的样子。
以前还以为人家是傻白甜,原来自己才是真傻。那么明显的事都没有发觉。其实是下意识地不去想吧。
年中选题会在吴纯钧的低落中结束了。当陆鸣鸿热情高涨地要请他出去搓一顿的时候,他谎称不舒服,拒绝了。
好似一条落荒而逃的狼狈的狗。他暗暗地想着。
明明应该为他感到高兴的,吴纯钧却阻止不了心里的Yin暗情绪。他想起印度电影《三个傻瓜》里的那个考试排名的桥段,“朋友不济,你会难过;朋友发达,你更难过”,这真是人性的弱点啊。
之后,陆鸣鸿明显忙碌了起来,他要跟作者沟通,要跟绘图者沟通,要跟美编沟通,要跟发行沟通,要跟出版部沟通,要写推介文案,要写图书解读,要检查海报,还要兼顾手上的其他稿件。
由于其他人手上也有各自的稿件,所以陆鸣鸿的工作一时有些挤压了。一次开会的时候,社长了解到这个情况,让他把一些稿件适当外发,并当机立断让人事向本地高校招收一些出版专业的实习生。
陆鸣鸿有点不好意思,社长笑了笑,“也不是单单为了你,接下来有个中标的项目要开始做了,工作量很大,也是要储备校对资源了。”
会后,刘哥给他介绍了几个接活的兼职校对,都是老手了,至于各自的优缺点,哪个质量最好,哪个时间